老年糖友最新血糖控制标准
2023-12-29科教部杨倩
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,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迅速增长,成为糖尿病主流人群。对于老年糖友来说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,定制属于自己个性化控制目标,尽可能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的同时,也能预防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。
一、根据《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(2022年版)》,大致把老年糖友分为三种不同的血糖控制标准。
控制目标值 |
良好控制标准 |
中间过渡阶段 |
可接受标准 |
糖化血红蛋白(%) |
≤7.0 |
7.0~8.0 |
8.0~8.5 |
空腹血糖(mmol/L) |
4.4~7.0 |
5.0~7.5 |
5.0~8.5 |
餐后2小时血糖(mmol/L) |
<10.0 |
<11.1 |
<13.9 |
治疗目标 |
预防并发症发生 |
减缓并发症进展 |
避免高血糖的急性损害 |
适用条件 |
刚诊断、病程短(≥5年)、也不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等降糖药、低血糖风险相对小、自理能力好、自我管理意识强的老年糖友。 |
预期寿命大于5 年、患有不严重的并发症或伴发疾病、但目前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等降糖药治疗、存在较大的低血糖风险、并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老年糖友。 |
预期寿命小于5年、患有影响寿命的疾病、曾经发生过严重低血糖、现在反复合并感染、急性心脑血管病变、急性病入院治疗期间、并且完全丧失自我管理能力、缺少良好护理条件的话,这种情况侧重于避免严重高血糖(空腹血糖>16.7mmol/L)引发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难治性感染等情况发生。 |
二、血糖控制新标准——血糖目标范围时间(TIR)
按照《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(2022年版)》要求,老年糖友的TIR需要大于50%,也就是说,一天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血糖控制在目标3.9~10.0 mmol/L之间。可通过佩戴动态血糖仪或一天中测7点位以上的血糖数据来了解此目标变化情况。
三、低血糖判断标准
1级低血糖 |
2级低血糖 |
3级低血糖 |
|
血糖值 |
3.0~≤3.9mmol/L |
<3.0mmol/L |
无特定血糖界限 |
症状 |
一般无低血糖症状、无意识障碍和无认知功能异常 |
常常有低血糖症状,或有或无认知功能异常 |
或有或无意识,往往需要他人帮助 |
措施 |
食用20~50克糖类食品,若血糖没有恢复正常,10分钟后可重复此处理方法。 |
立即饮用含糖饮料50~100毫升,并继续食用20~50克糖类食物;症状未完全改善,10分钟后可重复此处理方法。 |
请立即送往医疗单位救治;如患者意识障碍轻、能正常吞咽时,尽早协助他口服含糖溶液100毫升,症状无缓解,10分钟后可重复此处理方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