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高血压日 | 关于高血压,这些应该知道的!
2023-10-11心血管内科二病区
中国高血压最新调查数据显示,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7.9%,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2.445亿,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,近年来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明显。
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、治疗率和控制率已取得较好成绩,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。面对高血压这个无声的杀手,必须改变一些患者的错误观念,纠正认识上的误区,采取规范的策略防治高血压,最大程度上降低危害。
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为广大患者朋友们准备了一份“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南”,详细讲解高血压的危害以及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。
高血压的危害
高血压的危险因素
高钠低钾膳食、吸烟、社会心理因素、超重和肥胖、过量饮酒、高龄是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。
预防高血压
高血压的治疗首要的是血压控制,早降压早获益,长期降压长期获益。除了药物降压治疗外,治疗也包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即去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。它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,还可以降低血压,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,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• 减少钠盐摄入。高血压饮食疗法的关键点是减盐。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,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。我国各地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均显著高于目前WHO每日应少于6g的推荐。
• 限制总热量,尤其是控制油脂类型和摄入量。减少动物食品和动物油摄入,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。
• 营养均衡。适量补充蛋白质,适量增加新鲜的蔬菜和水果。
• 增加钙的摄入,低钙饮食易导致血压升高。钙摄入量与年龄相关性收缩压升高幅度呈负相关,简单安全有效的补钙方法是选择适宜的高钙食物,特别是保证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,每日250~500ml脱脂或低脂牛奶。
• 高血压患者的食物选择: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、低盐、低脂、低糖;宜高维生素、高纤维素、高钙。
戒烟限酒
吸烟的高血压患者,降压药的疗效降低,常需加大用药剂量,长期吸烟的高血压患者,远期预后差。长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、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,饮酒还可对抗药物的降压作用,使血压不易控制;戒酒后,除血压下降外,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也大为改善。
适量运动
• 有氧运动是高血压患者最基本的健身方式,常见运动形式有快走、慢跑、有氧健身操、爬楼梯,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~5次,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最好坚持每天都运动;
• 力量练习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2~3次,两次练习间隔48小时以上,生活中的推、拉、拽、举、压等动作都是力量练习的方式;
• 柔韧性练习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,增加人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,防止摔倒;
• 综合功能练习包括太极、瑜伽,以及乒乓球、羽毛球等;
• 适当增加生活中的体力活动有助于高血压控制和促进健康,高血压患者可适当做些家务,步行购物等活动,使每天活动的步行总数达到或接近10000步。
• 运动的适宜时间: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常处于比较高的水平,因此,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进行锻炼。
心理平衡,心情舒畅
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,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方面。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的主要方法:
• 避免负性情绪,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;
• 正确对待自己和个人,大度为怀,处理好家庭和同事间的关系,增强承受心理压力的抵抗力,培养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,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试方法,有困难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,是减轻精神压力的科学方法;
• 避免和干预心理危机(一种严重的病态心理,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求医)。
关注睡眠
睡眠差者,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大多数无昼夜节律,夜间血压不低于白天,夜间血压高使全身得不到充分休息,靶器官易受损。
高血压患者失眠后,次日血压必定升高。睡眠是最好的养生,良好的睡眠有助于降压。睡眠差者应寻求医生帮助,服用催眠药或助眠药,提高睡眠质量。
控制体重,避免超重和肥胖
减轻体重有益于高血压的治疗,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;减肥应循序渐进,通常每周减重0.5~1.0kg,在6个月至1年内,减轻原体重5%~10%为宜,不提倡快速减重。
自我管理